欢迎来到将友旅游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旅游详情

中国地图大全,中国旅游地图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4-09-16 14:30:30

大家好,关于中国地图大全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中国旅游地图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想知道: 中国 世界地图马尔代夫 在哪

去马尔代夫第一步主要就是选岛,选岛当然得知道岛屿的大致位置啦,还有它周边有哪些岛屿可以玩。精选了一份马尔代夫电子地图,高清版的大图哦。

由图可见,马累北环礁和南环礁为马尔代夫中心地带地区,首都马累也位于此地,所以附近的岛屿都是快艇岛,度假村也非常集中。

↑马尔代夫地图高清版

马尔代夫地图位置: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从地图上看位于印度的正下方,呈长条形垂直于赤道。南北长820公里,东西宽130公里,距离中国西南端3500多公里,印度南部约600公里和斯里兰卡西南部约750公里。由26组自然环礁、1192个珊瑚岛组成,分布在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内。所以马尔代夫是印度洋的中心,连接西方和东方世界的咽喉要道。

↑马尔代夫地理位置英文版

↑马尔代夫地理位置中文版

马尔代夫距离中国3500多公里,直飞时间约9个小时,直飞航班主要有川航、美佳、斯行(经停科伦坡)、首航等。转机航班主要有香港港龙、新航、阿航、卡航等,有中转地旅游需求的朋友是个不错的选择。具体查看中国到马尔代夫航班示意图。另整理马尔代夫航班信息大全供大家参考。

乘坐飞机去到马代后,还需要住宿,所以还得提前预订好酒店。

地图的历史资料和图片

南宋历史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朝,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和金朝为并存政权,相当长时间里是金王朝的藩属国。

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及科技高度发达,但军事相对较弱的王朝之一,亦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年代。

京城在开封的北宋为金国所灭,宋钦宗的弟弟赵构逃往南方,迁都于临安,史称南宋,赵构被推举为皇帝,史称宋高宗。

南宋与金国沿淮水—大散关为界。

公元1127年,金国从开封撤军,立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张邦昌在万般无奈之下以孟太后之名,下诏立赵构为帝。靖康二年(1127)五月,赵构正式即位,是为宋高宗。叛臣张邦昌却以护国有功为名,被封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又继续大举南侵,于公元1129年金国又立刘豫为帝,国号齐,史称“伪齐”,以加强对黄河以南地区的统治。南宋派出由岳飞、韩世忠、宗泽、刘光世、张浚等众多将领指挥抗金北伐,在黄河两岸曾经击溃伪齐军与金国的联军。

高宗1138年任秦桧为相,推行求和政策。秦桧削去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岳云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南宋在宋孝宗、宋宁宗朝时比较安定。宋宁宗以后,国势日衰。

蒙古汗国灭金,金灭亡后,南宋所面临更强大的敌人——元朝。公元1271年,蒙古建国,国号为元,并于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宋恭宗,后来,南宋光复势力陆秀夫、文天祥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宋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军对小皇帝穷追不舍。崖山海战失败后,走投无路的南宋终于在1279年3月19日随着陆秀夫负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而灭亡。

北宋末年

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宋徽宗见辽国力衰退,便派使者向金提出联金灭辽事宜。宋攻燕京,大败而回。金攻陷临潢府,辽亡。宋付上巨额赎款给金,以换取燕京等地。金借口北宋收容金叛将,分兵南下,趋汴京。钦宗即位,与金人和议,金人解兵北归。次年,即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南下,攻陷汴京(今开封),掳走两宗北去,史称“靖康之祸”,北宋灭亡。

建立

公元1127年,金国从汴京撤军,立张邦昌为楚皇帝。张邦昌在万般无奈之下以孟太后之名,下诏立赵构为帝。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赵构正式即位,重建宋王朝,是为宋高宗。叛臣张邦昌却以护国有功为名,被封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又继续大举南侵。于公元1129年金国又立刘豫为帝,国号齐,持“正统”史观者称为“伪齐”,以加强对黄河以南地区的统治。

宋高宗在位初期年轻力壮,有意抗金,收复河山,重用主战派,以李纲为相、宗泽镇守汴京。曾多次大败金兵,令局面稍为稳定。但是,后来高宗没有对抗金朝的决心,罢免了李纲、宗泽等人。

后来金兀术挥军南下,高宗南逃至杭州,并乘船出海避难。宋将韩世忠率八千精兵,利用黄天荡优势力挫十万金兵。金兀术历经辛苦,火烧宋军船只,才能狼狈北返。从此金人不敢轻言渡江。高宗定都于临安(今杭州)。

宋金和约之订立

宋高宗赵构,由于害怕军人战胜回朝会专横难制;而且亦担心钦宗回朝继承其死后的帝位(当时高宗因不能生育而绝后),所以在1138年任秦桧为相,向金推行求和政策。秦桧削去首先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1138年宋金初次协议,南宋取回包含开封的河南、陕西之地。1140年,金朝撕毁协议,金兵分三路南侵,重占开封,宋军在许多抗金名将指挥下,取得辉煌战果。尤其是岳飞在郾城与金兵将领兀术会战,力挫金兵,乘机进兵朱仙镇,收复了黄河以南一带,与开封只有四十五里。后来,高宗听取了秦桧意见,以十二面金牌下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服从命令。在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宋室中期状况

宋室也曾由刘光世、张浚、韩侂胄、虞允文等众多抗金将领指挥抗金北伐,在黄河两岸也曾经击溃伪齐军与金国的联军,收复淮河两岸不少失地并签订多项条约。

在1164年12月,张浚北伐失败后,签订《隆兴和议》(又名《干道和议》),张浚被杀把原本向金称臣改为叔侄关系,金为叔,宋为侄,金改诏表为国书,岁贡改为岁币,减少贡献,割让秦州及商州,维持疆界。绢贡献由二十五万减至二十万,岁币减至二十万银两。

在1206年,韩侂胄北伐,后来被金击退。在1208年,签订《嘉定和议》。两国改为伯侄关系,宋由贡献岁币及绢由二十万增至三十万,宋赔偿三百万军费。金放弃占领的大散关、濠州,献上韩侂胄首级。

南宋在孝宗、宁宗朝时比较安定。但是,宁宗以后,奸佞当道,政治腐败,国势日衰。

金的灭亡

公元1214年七月,南宋皇帝宋宁宗接纳真德秀的奏议,决定从此不再向金贡纳“岁币”,而此时,金已遭受蒙古的打击,被逼由燕京迁都至开封。为了扩大疆土以弥补被蒙古侵占的地域,金以宋不再纳岁币为名,出兵南侵,南宋则与蒙古联手协议击退金军,南宋可获河南作回报。

在1232年,南宋攻下金的郑州及唐州等地。金哀宗在汴京失守后逃往归德,再逃至蔡州。哀宗向宋理宗提议联手抗蒙,向理宗说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但即位不久的理宗在国家及民族仇恨和耻辱下,及在朝臣的建议,并没有理会哀宗要求,继续伐金。宋在公元1234年,金国蔡州被蒙宋联军攻陷,金哀宗自缢,金灭亡,南宋。蒙古族灭亡金朝后,失去金朝作为屏障,令南宋面临比金更强大的蒙古南下威胁。

灭亡

公元1235年,蒙军首次南侵,被击退。蒙军并不甘心失败,于次年九月和第三年两次南侵,其前部几乎接近长江北岸。由于宋军奋勇作战,打败蒙军,再一次挫败蒙军度江南下的企图。而后,南宋军民又在抗蒙将领孟珙、余玠等人的指挥下,多次击败蒙军,使其不得不企图绕道而行。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占战合州受宋军的流矢所伤因而死于军中。其弟忽必烈正于鄂州与宋军交战,听到消息后,立即准备撤军以便夺取大汗之位,而此时南宋权臣贾似道派人与忽必烈议和,以保太平。这样忽必烈直接返回北方自立为汗。

公元1267年,忽必烈下令攻打南宋的重镇襄阳,是为襄樊之战。宋军利用汉水把资源源源不绝送入城内,才能坚守城池。守将吕文德及吕文焕坚守城池六年,贾似道派了范文虎及李庭芝援助,但两者之间不和。贾似道封锁了所有蒙古南侵消息,皇帝并不知此事。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中原建国号为元。在1272年,张顺,张贵两兄弟的义兵曾血战元军。在1273年,樊城失守,襄阳城破,在宋军继续巷战,吕文焕最终投降,六年的襄阳保卫战结束。

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5岁的南宋皇帝恭宗。后来,南宋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两个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元军对小皇帝穷追不舍,不断逃亡至南方,经过香港,端宗因病逝世,而另立幼主,逃至新会至南海一带。文天祥在海丰兵败被俘,张世杰战船沉没,走投无路的南宋残余势力终于在1279年3月19日随着崖山海战失败及陆秀夫负刚满八岁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而彻底灭亡,四十多年与蒙的抗衡完结。

[编辑本段]南宋皇帝谱

宋高宗赵构(1107-1187年)

(1127-1162)年在位,在位36年

高宗赵构,宋徽宗第九子。1127年即位于南京(今商丘),史称南宋,1138年迁都杭州。1162年,让位给太子,自称太上皇。死于1187年,时年81岁。

宋孝宗(1127~1194年)

(1162~1189)年在位,在位27年

孝宗赵伯宗,字永元。宋太祖七世孙,秀王的儿子。1162年即位,恢复岳飞的名誉,开始抗战,但被打败,与金国议和,史称“隆兴和议”。1189年,禅位与其子,称太上皇。1194年死,时年68岁。

宋光宗(1147~1194年)

(1189~1194)年在位,在位5年

光宗,孝宗第三子。即位时已40多岁。1194年退位,死于1200年,时年54岁。

宋宁宗赵扩(1168~1224年)

1194年即位,在位30年

宁宗赵扩,光宗第二子。1208年,与金国签定屈辱的“嘉定和议”。死于1224年,时年57岁。

宋理宗赵昀(1205~1264年)

1224年即位,在位40年

理宗赵昀,宋太祖十世孙。宁宗无子,死后杨后力理宗为帝。确立了朱熹理学的统治地位,1234年,联合蒙古灭金。昏庸无能,骄奢淫逸。在理宗之后,南宋政治日坏。死于1264年时年60岁。

宋度宗(1240~1274年)

1264年即位,在位10年

度宗赵祺,理宗侄,父赵与芮。死于1274年,时年35岁。

宋恭帝(1271~1323年)

(1274-1276)年在位,在位2年

恭帝赵显,度宗嫡子。即位时才4岁,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恭帝被俘,1288年,忽必烈强迫他到西藏出家,成为高僧。1323年,被赐死。时年53岁。

宋端宗(1269~1278年)

1276年即位,在位2年

端宗,恭帝兄,度宗庶子。在福州即位,即位后,兵败逃亡,途中病死。时年10岁。

卫王(1272~1279年)

1278年即位,在位1年

卫王赵昺,度宗第三子,兵败后,被元兵逼迫,丞相陆秀夫负卫王投海自尽。时年8岁。

[编辑本段]宋朝在历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宋朝从960年赵匡胤立都东京开始,历经三百多年。中国在宋朝尤其是南宋时期,由于耕种土地减少与丝绸之路的阻断,被迫转向以商业经济尤其是远洋贸易为主的商业经济模式,商人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最大的解放,并最终取得了商业经济的大繁荣,开始出现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当时南宋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的50%。南宋的时候,最大的城市临安的人口已经突破了百万,而此时欧洲还在中世纪黑暗的统治下过着悲惨的生活。宋朝的四大发明,使航海技术跨入了海洋时代,远洋的商船有6层桅杆,4层甲板,12张大帆,可以装载1000多人,航行于世界各地,令世界各国的人民惊叹不已。

宋朝的灭亡,以及游牧民族对宋朝先进生产关系的毁灭性打击,使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的东方先进文明,从此逐渐转向衰弱,并最终没落于世界主流舞台之后。

南宋政权与金源政权长期对立,南北隔绝,南北文化仅仅通过双方边界民间的榷场交易和官方互派使者之类狭窄的途径,进行有限的交流。由于南宋文化整体水平高于北方,故这种交流主要表现为南宋文化对北方文化的辐射。北方的理学、文学和史学等领域都受到了南宋文化的一定影响。

南宋文化在北方影响最大的是南宋的特色文化——理学。大约在南宋开禧年间前后,也就是在金王朝迁都汴京前后,理学著作陆续传入北方,像尹焞《论语解》、胡安国《春秋传》、张九成《论语解》、林之奇《尚书全解》、夏僎《柯山书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张栻《癸巳论语解》、吕祖谦《左氏博议》、刘子翚《圣传论》、叶适《水心别集》等一大批南宋理学名著,都传至北国,引起赵秉文、麻九畴、杨云翼、李纯甫、王若虚等北方一流文人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很大影响。赵秉文、麻九畴甚至“自称为道学门……”(《陵川集》卷二十六《太极书院记》)。南宋理学著作直接促进了北方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一方面,北方文人编纂、翻刻南宋理学家著作,如有位叫傅起的文人将张九成《论语解》《孟子传》《中庸说》《大学说》等书经删节后汇集成《道学发源》一书,以广流传,赵秉文、王若虚分别为之作《道学发源引》《道学发源后序》,予以宣传。赵秉文自己还亲自动手,著有删集《论语》《孟子》解各十卷。另一方面,一些北方学者开始撰写理学类著作,表现出自己的思考。像麻九畴隐居遂平西山,潜心研究《易》学和《春秋》,享誉一时,赵秉文撰有《易丛说》《中庸说》《扬子发微》《太玄笺赞》等多种著述,阐发他对道的理解,可惜这些著作都已失传。南宋理学之所以能在北方盛行一时,是因为它适应了金源统治的需要。南宋理学家有关《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的阐释,现实政治性相对较弱,与金源统治者尊崇、提倡儒家经典的思想基本一致,如金世宗令人翻译五经,要让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金熙宗本人“颇读《论语》《孟子》《尚书》《春秋左氏传》”。在这种背景下,南宋理学自然能畅通无阻。

值得注意的是,北方学者不是简单地追随或者附和、发挥南宋理学家的言论,更多的是展开对南宋理学家的思考。在南宋,批评理学家的仅有郑厚等个别人,其《艺圃折衷》排斥孟子,离经叛道,被朱熹等人斥为“邪说”(《朱子语类》卷一二三)。在北方,李纯甫推扬郑厚之论,以郑厚的传人自居,自称“自庄周后,惟王绩、元结、郑厚与吾”(《归潜志》卷一)。他信奉佛教,为了批判理学,特意针对南宋人的《诸儒鸣道集》撰写《鸣道集说》一书,“就伊川、横渠、晦翁诸人所得者而商略之,毫发不相贷,且恨不同时与相诘难也”(《中州集》卷四),因而常有一些偏激之论。除李纯甫之外,对宋儒展开诘难的还有王若虚。他的《五经辨惑》、《论语辨惑》、《孟子辨惑》主要是针对宋儒而发,特别是针对南宋理学家而发。张九成、朱熹、胡安国、吕祖谦、叶适等人都是他的辨驳对象。不过,他比郑厚、李纯甫要正统一些,他的诘难也更加中肯准确。如对待郑厚,他像多数宋人一样,批评郑厚偏颇失当:“郑厚小子,敢为议论,而无忌惮。汤武、伊周至于孟子皆在所非,或至诋骂。至汉祖萧曹平勃之徒,则尊为圣贤而亟称之,复以欧公讥病唐太宗为薄,佞夫之口,其足凭乎?”与宋儒不同的是,他能摆脱宋人那些不切实际的高论或牵强附会之说,从人之常情出发,重新审视宋儒的观点,表现出更加务实的倾向,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论语·乡党篇》记载的主要是孔子饮食起居的日常生活,张九成《论语解》等著作却从中发掘微言大义,夸大其辞,认为《乡党》能与《春秋》相表里,说什么“不学《乡党》,无以知《春秋》之用;不学《春秋》,无以知《乡党》之神”(《横浦集》卷四《乡党统论》)。王若虚严辞批评其穿凿迂曲、夸诞不实。他对宋儒的批评,正如《四库提要》所说,“足破宋人之拘挛”。

文学方面,南宋文学也带动北方的发展。这在小说和诗文评方面较为明显,因为小说和诗文评的政治性相对较弱,读者面较广。洪迈的《夷坚志》以鬼神怪异为主,北传时间较早,淳熙十三年(1186)章森出使金国,北方的接伴使就关心地问道,《夷志坚》“自《丁志》后,曾更续否”(《宾退录》卷八)。由此可见《夷坚志》在北方的巨大影响。在这种心理的期待下,后来便有了元好问的续作——《续夷坚志》的问世。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是南宋最重要的诗话之一,可谓是诗话的资料库。该书传入北方后,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重视。北方最著名的《滹南诗话》与《苕溪渔隐丛话》关系就非常密切。《滹南诗话》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资料来源于《苕溪渔隐丛话》。王若虚的辨驳相当一部分是针对包括胡仔在内的南宋人而发。也就是说,南宋诗话是《滹南诗话》写作的重要背景和前提。此外,南宋的杜诗研究也在北方有较大的反响。赵次公的《杜诗证误》、无名氏的《千家注杜诗》、鲍彪的《杜诗谱论》、杜田《注杜诗补遗正谬》、徐宅《门类杜诗》等杜诗研究著作先后传入北方,直接推动了北方杜诗学的发展。元好问正是在南宋杜诗学的促进下,编纂《杜诗学》一书,率先提出杜诗学一词,从而翻开杜诗研究的新篇章。

南宋的诗歌成就很高,尤、杨、范、陆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其中范成大曾出使过北方,途中写下了著名的使金绝句七十二首,只是他的这些诗歌在北方无人论及。四大家中有直接可靠文献记载的仅有杨万里一人诗歌传入了北方。诚斋体以自然界为表现对象,独树一帜,受到李纯甫等人的喜爱。李纯甫公开称赞诚斋体“活泼剌底,人难及也”,可是在李纯甫现存诗歌中,几乎看不出丝毫诚斋体的影子,倒是在稍前的王庭筠、赵秉文诗中有一些近似诚斋体的写景之作。随着金王朝国势的日益危殆直到灭亡,轻松活泼的诚斋体越来越不适应金末的现实,注定要被人们所冷落。元好问在《又解嘲》诗中说:“诗卷亲来酒盏疏,朝吟竹隐暮南湖。袖中新句知多少,坡谷前头敢道无?”其中的竹隐、南湖,据钱钟书先生解释,是指南宋推崇并效仿诚斋体的诗人徐似道和张鎡。该诗意思是说,徐似道和张鎡那些新巧的诗歌在苏、黄二人面前,还值得一提吗?元好问借苏、黄二名家来弹压徐、张二人的新巧,不免有以大压小、多此一举之嫌,他也许是借弹压他们来弹压其背后声名显赫的诚斋体。在元好问的诗歌中,也没有效仿诚斋体的迹象,说明诚斋体在北方的实际影响越来越小。诚斋体之外,陆游的诗歌也很可能传入北方。清人翁方纲将陆游与元好问并列,称“天放奇葩角两雄”,但除钱钟书《谈艺录》拈出他们两句相似的诗句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直接的文献可以证明元好问读过陆诗,或受到陆诗的影响。受敌对政权的限制,政治性特别强的陆游诗歌不可能为北方文人所公开接受。总体来看,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南宋诗歌与金源的官方意识严重抵触,对北方诗歌没有产生多少直接的作用。

词体由于自身性质与诗歌不同,向来被视为小道,所以相对自由一些。出身北方的辛弃疾词虽然多抗金复国之言,传回北方后,反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金亡第二年,刘祁即称赞其功业文辞,后来元好问更是将辛词推崇到很高的地位,称“乐府以来,东坡为第一,以后便到辛稼轩”。应该说,辛词对元好问为首的金末词坛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元好问词之所以被认为“足以追配稼轩”,就在于它得益于稼轩词的沾溉。

在各体文学样式中,南宋散文成就成就较低,远不及北宋,加之北方人难以接受散文中强烈的民族情绪,所以在北方影响很小,王若虚曾提及孙觌的《谢复敷文阁待制表》,从文体的角度予以严厉批评,并据此得出“宋自过江后,文弊甚矣”(《滹南集》卷三十七)的结论。

史学方面,南宋王称《东都事略》、胡寅《读史管见》、吕祖谦《大事记》《吕氏家塾通鉴节要》等书传入北方,其中后三种都是《通鉴》学方面的著作,可见这类著作在北方影响较大。北方蔡珪、萧贡、完颜璹等人非常喜爱《资治通鉴》,各有专长,所以南宋《通鉴》学一入北方便受到人们的关注。赵秉文为吕祖谦未能最终完成《大事记》而深感惋惜,在诗中说:“伤哉绝笔《大事记》,读经未了已亡身。”(《滏水文集》卷九《和杨尚书之美韵》)。金亡之后,北方的《通鉴》学发展很快,出现了元好问所说的“武臣宿将讲说记诵”的热门现象,随之还出现了《陆氏通鉴详节》、《集诸家通鉴节要》等《通鉴》学著作。

除以上几方面之外,南宋的政治制度、礼仪文化、艺术等方面对北方也会有一定的辐射作用。

[编辑本段]南宋时期名人

文天祥

朱熹

陆游

辛弃疾

岳飞

韩世忠

杨万里

刘克庄

[编辑本段]南宋帝王年表

南宋 1127年—1279年庙号谥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赵构 1127年—1162年建炎 1127年—1130年

绍兴 1131年—1162年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赵昚 1162年—1189年隆兴 1163年—1164年

乾道 1165年—1173年

淳熙 1174年—1189年

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赵敦 1189年—1194年绍熙 1190年—1194年

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赵扩 1194年—1224年庆元 1195年—1200年

嘉泰 1201年—1204年

开禧 1205年—1207年

嘉定 1208年—1224年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赵昀 1224年—1264年宝庆 1225年—1227年

绍定 1228年—1233年

端平 1234年—1236年

嘉熙 1237年—1240年

淳佑 1241年—1252年

宝佑 1253年—1258年

开庆 1259年

景定 1260年—1264年

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赵禥 1264年—1274年咸淳 1265年—1274年

恭帝赵显 1274年—1276年德佑 1275年—1276年

端宗裕文昭武愍孝皇帝赵昰 1276年—1278年景炎 1276年—1278年

赵昺 1278年—1279年祥兴 1278年—1279年

[编辑本段]并存政权

西夏、金朝、吐蕃、大理国、蒙古

中国旅游地图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历史极其悠久,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非常丰富,旅游行业逐步得到完善,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行,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中国旅游地图一览。

游山玩水除了能愉悦心情,锻练体魄外,还能增加见识,陶冶情操,在你旅游出行的整个过程中,随时随地都能学到许多知识和学问。

旅游知识大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全,只是在每个人游历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和见识,逐步发现新大陆,逐步走向大全。

锦绣山河

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四大佛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

四大道山:鹤鸣山龙虎山武当山齐云山

四大名泉:北京玉泉济南趵突泉镇江中泠泉无锡惠山泉

五岳:东岳泰山(鲁西岳华山(陕中岳嵩山(豫北岳恒山(晋-(河北大茂山南岳衡山(湘-(安徽天柱山

五大镇山:沂山(鲁吴山(陕天柱山(徽会稽山(浙医巫闾山(辽

五大名山:黄山庐山青城山武陵山武夷山

五大名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

1、世界文化遗产(21处:

1,北京故宫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3,长城4,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5,敦煌莫高窟6,曲阜孔庙7,孔林、8,孔府9,武当山古建筑群10,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11,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12,丽江古城平遥古城13,苏州古典园林14,北京颐和园15,北京天坛大足石刻16,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17,清皇家陵寝(东陵,西陵18,青城山——都江堰19,洛阳龙门石窟20,大同云冈石窟21,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2、世界自然遗产(4处:

1,四川九寨沟2,四川黄山3,湖南武陵源4,云南三江并流

3、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4处:

1,山东泰山2,安徽黄山3,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4,福建武夷山

4、文化景观(1处:

1,江西庐山

5、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2处:

1,昆曲2,古琴

首批历史文化名城:24座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曲阜,洛阳,开封,江陵,

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景德镇.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38座

天津,保定,平遥,济南,镇江,常熟,徐州,淮安,歙县,寿县,毫州,上海,宁波,

南昌,福州,漳州,潮州,武汉,襄樊,安阳,南阳,商丘,重庆,自贡,宜宾,阆中,

镇远,丽江,韩城,榆林,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喀什,沈阳,日喀则,呼和浩特,

历朝古都:

商-殷(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周-镐京(陕西西安西南东周-洛邑(河南洛阳

秦-咸阳(陕西咸阳西汉-长安(西安东汉-洛阳(洛阳

三国魏-洛阳(洛阳三国蜀-成都(成都三国吴-建业(南京

西晋-洛阳(河南洛阳东晋-建康(南京隋-大兴(陕西西安

唐-长安(西安北宋-东京(河南开封辽-上京(辽宁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金-中都(北京.开封等地元-大都(北京明-北京(北京清-北京(北京

建筑天地

三大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

三大名桥:河北赵州安济桥(隋广东潮州广济桥(南宋福建泉州洛阳桥(北宋

三石头城:南京石头城辽阳石头城新疆石头城

三大古建:明清故宫泰山岱庙曲阜孔庙

三大名楼:滕王阁(江西南昌黄鹤楼(湖北武汉岳阳楼(湖南岳阳

三大名殿:太和殿(北京故宫大成殿(曲阜孔庙天贶殿(泰安岱庙

四大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白麓洞书院应天府书院

四大名亭:醉翁亭湖心亭陶然亭爱晚亭

四大名阁:天一阁(宁波文汇阁(扬州文宗阁(镇江文澜阁(杭州

清廷四阁: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

四大从林:南京栖霞寺天台国清寺山东灵岩寺湖北玉泉寺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曲阜碑林高雄碑林西昌碑林

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塔尔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拉卜楞寺扎什伦布寺

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

七大名都:钨都(江西赣南锑都(湖南冷水江盐都(四川自贡陶都(江苏宜兴瓷都(江西景德镇钢都(辽宁鞍山镍都(甘肃金川

九大名关: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娘子关平型关雁门关嘉峪关武胜关友谊关

园林生态

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承德避暑山庄

赏樱四园:青岛中山公园无锡鼋头渚公园昆明圆通山公园北京玉渊公园

三大名马:三河马河曲马伊犁马

三大梅园:无锡梅园苏州邓尉山杭州放鹤亭

文化艺术

文化名城: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

古遗址:周口店遗址丁村遗址仰韶村遗址半坡遗址城子崖遗址郑州商代遗址殷墟丰镐遗址临淄齐国故城楚纪南故城曲阜鲁国故城侯马晋国遗址郑韩故城赵邯郸故燕下都遗址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交河故城大明宫遗址太和城遗址辽上京遗址辽中京遗址古格王国遗址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渔樵问答汉宫秋月胡笳十八拍阳春白雪

十大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精忠旗精忠谱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十大喜剧:救风尘西厢记看钱奴中山狼绿牡丹墙头马上幽闺记玉簪记风筝误李逵负荆

十大兵书: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虎钤经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宋迪八景图:平沙落雁远浦归帆洞庭秋月潇湘夜雨山市睛岚江天暮雪烟寺晚钟渔村夕照

物华食美

陶瓷产地:景德镇醴陵唐山淄博广州宜兴(陶都

四大名绣:湘绣苏绣粤绣蜀绣

四大名砚:端砚(肇庆歙砚(歙县洮砚(洮河澄泥砚(新绛

文房四宝:端砚湖笔宣纸徽墨

三大名扇:杭州扇苏州扇岳州扇

传统工艺:北京景泰蓝福州脱胎漆器江西景德镇瓷器

交通纵横

四大古桥:安济桥(河北赵县万安桥(福建泉州安平桥(福建泉州卢沟桥(北京丰台

长联之最:临江楼联(四川江津-1612字湘妃祠联(湖南-400字天师洞联(四川青城山-394字黄鹤楼联(湖北武昌-350字莫愁湖联(江苏南京-256字望江楼联(四川成都-212字洪椿坪联(四川峨眉山-200字爱晚亭联(湖南岳麓山-192字大观楼联(云南昆明-180字。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同栏目文章
热门TAGS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