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将友旅游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旅游详情

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来源:网络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4-11-12 09:55:17

今天给各位分享旅游业发展趋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旅游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未来几年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旅游景区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旅游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张家界(000430)、华侨城A(000069)、黄山旅游(600054)、天目湖(603136)、

西藏旅游(600749)等。

本文核心数据:旅游人次、旅游收入

疫情对行业冲击较大

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我国旅游业持续低迷。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

2020年,国内旅游人数为28.79亿人次,同比下降52.06%;国内旅游收入为2.23万亿元,同比下降61.10%。2021年,旅游人次及旅游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别为32.46亿人次,2.92万亿元。目前,旅游业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短途周边游成新热点

受疫情影响,安全、便利成为居民出游的重要考虑因素。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2020年国庆假期以来,游客平均出游距离及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均有收缩趋势,分别由213千米、14.2千米下降至141.3千米、13.1千米。

2021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短途游。根据携程旅行数据,2021年,在携程购买2小时以内高铁火车票的游客人次同比增长近三成。

广州-深圳为短途游最受欢迎线路

根据携程旅行数据,2021年国内热门2小时高铁旅游线路主要分布在超一线以及一线城市,其中,广州-深圳为短途游最受欢迎线路。

综上所述,旅游行业受疫情影响冲击较大,短途周边游成新趋势。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旅游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随着全球旅游市场不断扩大,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行业之一。本文将从文化、技术、营销和可持续性四个方面分析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我们认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将有赖于全球政策的支持、技术的革新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不断关注。

一、文化:旅游形态及体验更新换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旅游的文化内涵。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更多人开始追求更具有深度的旅游体验。未来旅游业将更加注重文化素质的提高,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以下是个人认为的文化发展趋势:

1、文化主题旅游:近年来,在旅游市场上出现了一批以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例如人文考察、文化交流和文化遗产旅游等。这种旅游方式将深度文化考察和旅游体验结合起来,更是深化了人们对文化的认知。

2、乡村文化旅游: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乡村旅游成为中国国内游的一大热点。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远离城市繁华,到农村寻求一种清新慢生活。这种旅游方式不仅能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好,还能深度体验乡村文化。

3、博物馆文化旅游:博物馆作为文化的载体,内部展览品类种类繁多、价值极高。未来,博物馆加强展览和景观的建设,开发多样化的观展选项,将会为游客提供更加分层次的文化体验。

二、技术:数字化时代的旅游变革

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是时代的潮流,旅游业也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未来,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深度融合,产生更多新的应用。以下是对未来旅游技术的发展趋势的个人认识:

1、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VTR技术基于3D技术,能够在现实世界中创造出虚拟的环境。未来,人们可以通过VR技术游览世界上的旅游景点,而不用亲自出门。这也将有望成为未来旅游业的一大趋势。

2、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能够运用大数据技术为旅游业提供更为精准的营销工具,同时能够通过智能客服等方式,为旅游顾客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

3、数字化营销的应用:未来,数字化营销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如今,通过大数据分析等营销方式,企业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游客的消费行为,从而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

三、营销:旅游营销从普遍化到个性化

传统的旅游营销方式是通过平面媒体进行广告投放和传统营销,由于缺乏足够的定制化元素,这种方式已逐渐透露出种种短板。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游客对于旅游行为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以下是对未来营销趋势的个人认识:

1、精准化的营销策略: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对游客需求的把握,为游客提供更为精准的定制化旅游服务,如定制化旅游路线、酒店推荐等服务。

2、品牌营销策略:随着年轻游客的逐渐增多,品牌营销策略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品牌打造、品牌宣传和品牌声誉等多种手段,塑造企业品牌形象,获得游客在心理上的信任和认可。

3、在线营销策略:未来,更多的游客将在互联网上寻找相关的旅游信息,因此,在线营销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打造网站、博客等多种媒体平台,为游客提供更加贴合需求的线上服务。

四、可持续性:可持续旅游的兴起

据统计,旅游业已成为影响环境最大的行业之一,对当地的环境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可持续旅游旨在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最大限度减少负面影响的同时,最大化发挥旅游业的积极作用,同时,为游客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支持。

1、环境保护:在可持续旅游的理念下,对于环境保护这一方面,旅游业需要遵守并倡导环保原则,重点关注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中的物种和生态系统。

2、文化、历史保护:对于文化、历史保护这一方面,旅游行业要重视保护被当作世界遗产的古迹,关注当地居民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

3、社区发展:社区发展方面,旅游业要重视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交流,发挥旅游业在发展当地经济、促进社区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总结:

未来的旅游行业将会更加注重文化内涵、数字化变革、个性化需求和可持续性发展。文化、技术、营销和可持续性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相信,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将有赖于全球政策的支持、技术的革新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不断关注。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这三部分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文旅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9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平稳增长;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首次突破50亿人次,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突破60亿人次,达到60.06亿人次,较2018年同比增长8.43%。

2010-2019年,我国旅游业总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旅游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0年旅游总收入为1.57万亿元,2019年国内旅游总收入为6.65万亿元,创历史新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7.36%,较2018年同比增长11.06%。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大小则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观察的重要指标。2019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11.05%,达到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高。从2014年的10.39%到2019年的11.05%,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

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并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旅游业为内需拉动经济提供动力。

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市场

根据中国文旅部发布的国庆节假期八天的旅游市场数据,2013-2019年,国庆假期期间国内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但增速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19年旅游收入突破6000亿元,达到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5%。2020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从各地国庆假期接待游客数量来看,2020年,河南省接待游客数位列全国第一,全省共接待游客7234.98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增长了9.09%;江西接待游客6809.75万人,全国游客数量排名第二;山西接待游客5246.89万人次,全国排名第三。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疫情受损最严重的湖北旅游业恢复较快,2020年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5228.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8.29亿元,分别恢复到去年国庆假期的82.74%和72.26%。

从各省旅游收入来看,2020年国庆假期期间,江苏、江西及贵州三省旅游收入排名全国前三,分别实现旅游收入512.55亿元、398.81亿元以及367.21亿元。

中国旅游行业趋势分析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预计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负增长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负增长20.6%,全年旅游收入减少1.18万亿元。到2020年底,预计全国游客人数下降至50.74亿人次,全国旅游收入降至4.55万亿元。

但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观念的改变,旅游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因此前瞻预测,至202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83亿元,旅游收入接近10万亿元。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旅游业发展趋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旅游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旅游业发展趋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同栏目文章
热门TAGS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